![]() |
中醫臨證備要 |
|
內容簡介 |
||
本書主要是幫助讀者在掌握中醫基本理論之後,在臨床上知道如何運用辨證論治的方法來診治疾病。 為了便於臨床參考,本書就形體部位分為全身證狀、頭面證狀、目證狀、耳證狀等20類,分別介紹臨床常見證狀400多種。 每個證狀各就病因、病機,結合四診和其他兼證,分析其不同性質,從而詳列相適應的治法。 本書雖從辨析證狀著手,但仍以體現理、法、方、藥相結合辨證論治的特點為主。 |
||
書目 |
||
作者簡介 |
||
秦伯未 現代中醫學家。1901年7月31日生,1970年1月27日卒。原名之濟,號謙齋,上海陳行人,出身道醫世家,自幼酷愛文學和醫學。 1919年入上海中醫專門學校,在名醫丁甘仁門下攻讀中醫。1923年畢業後,留校任教,並在上海同仁輔元堂應診,以治內科雜病見長,對虛癆痼疾尤精。 生平著作甚豐,達數百萬字,較有影響的有《秦氏內經學》、《內經類證》、《內經知要淺解》、《金匱要略淺釋》、《內經病機十九條之研究》、《清代名醫醫案精華》、《中醫入門》、《中醫臨證備要》、《謙齋醫學講稿》等50餘種。
|
||
你也許想看:
中醫入門 中醫治病,主要是依據理、法、方、藥相結合的一套醫療方法。我個人認為從這四個方面來認識中醫,從而理解中醫的特點和掌握中醫治病規律,這是學習中醫比較正確的方法。故本書的敘述,即分理論、法則、方劑、藥物四部分,在四部分內再分若干專案,作比較細緻的介紹。 |